null
文章目录
  1. 概况
  2. 算法设计
    1. UCT 改良
    2. 制胜位
  3. 实验结果
  4. 总结

四子棋作业实验报告

概况

  • 本文是一篇实验报告,主要介绍四子棋 AI 算法方面的思考和设计。

  • 算法主体为蒙特卡洛树搜索,并在其中加入了 UCT 置信公式辅助选择子结点。

  • 目前算法在 1 秒时限内与测试集的 50 个 dll 随机对战时胜率高达 95.6%,与 92,94,96,98,100 编号的 dll 对战时胜率高达 90%

  • 代码:https://github.com/Konano/homework-connect-four

算法设计

UCT 改良

算法为最为基础的蒙特卡洛树搜索,其中选择策略中运用了 UCT。这部分直接按照维基百科上所描述的实现即可。然而在实际运用中 UCT 也存在其问题,那就是在开头尝试次数过于少时容易产生的「偏见」。

UCT 每次选取的都是具有表达式最大值的子结点,但最后结果的选定还是会看各个子结点的胜率。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:某次优子结点在一开始被多次选中,其次数和胜率都比最优子结点高;到了中后期,最优子结点在 UCT 的补助下仍然会被选中几次,但其胜率增加量要小于次数增加所导致的补助量的下降,这就导致最优子结点无法被多次选中,其胜率无法通过多次尝试而纠正,从而使得算法最后选择了次优子结点。

对此我采取的解决方案是:假如有子结点未扩展过,则采取随机选择子结点扩展;当全部子结点都扩展了至少一遍后,使用 UCT 选择子结点扩展。实践发现这样能较大程度避免上文提到的「偏见」,但还是无法避免。

制胜位

对于游戏本身,我引入了一个概念:「制胜位」。一个格子是某玩家的制胜位,当且仅当该玩家把棋子放在这个格上时能形成四子连棋。

对于一个局面我们可以显然得到以下结论:

  • 假如我有制胜位,那么我直接把棋子下到制胜位即可取得胜利
  • 假如我没有制胜位,且对方有两个制胜位,则直接告负,不继续扩展
  • 假如我没有制胜位,且对方只有一个制胜位,那我必将把棋放置在对方的制胜位上

这样便能去除大量无用的扩展节点,使得搜索范围更加广泛,搜索深度更加深。

实验结果

我用改良后的算法随机选择测试库中的某个 dll 进行对战,共进行 250 轮。

其在对战不大于 30 的 dll 中做到了全胜,在 30-90 的区间的 dll 则偶尔会丢掉一局,在 90-100 则有 90% 的胜率。

(0,10] (10,20] (20,30] (30,40] (40,50]
胜率 100% 100% 100% 98% 98%
(50,60] (60,70] (70,80] (80,90] (90,100]
胜率 90% 98% 88% 96% 90%

由于对战局数少,此处概率并不能准确表现出算法的真实水平。

总结

算法在未经过常数优化,甚至是在使用一半不到的时限内,就已经做到如此高的水平,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。

对于这类小型游戏求解,蒙特卡洛树搜索跑 0.5s 和 3s 出来的结果其实优劣相差甚少,所以我预感常数优化应该不会给算法带来巨大的飞跃。

反而重要的是算法本身。对选择策略进行了改良后,被忽视的最优子结点的数量大大减小;加入了「制胜位」之后,搜索质量更是直接上了一个台阶。这两个改进直接使得胜率从 40% 上升到 95%。

支持一下
资助 Nano 让 Nano 吃得更胖!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支付宝扫一扫